北京中医药大学
-
学校类别:公立大学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学校类型:医药学校属性:“985”平台、“211”工程、双一流录取批次:本科一批硕博点数:82/47知名校友:王国强,陈啸宏,王永炎,汪建,林洪生地理位置:中国北京男女比例:3:7
院校介绍
学校简介:北京中医药大学(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简称“北中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中医药学科为特色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之一,是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111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入选高校,由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北京市共同建设。
学校创建于1956年,原名北京中医学院,是新中国最早成立的高等中医院校之一,1993年更名为北京中医药大学;2000年与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合并组成新的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被誉为中国中医药领域的首善院校和最高学府。同时,为世界87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14000余名中医药专门人才。先后与27个国家和地区的92所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成为首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高校和国家汉办“汉语国际推广中医药文化推广基地(北京)”。并且与解放军总医院、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海军医学研究所、解放军302医院、空军总医院、海军总医院等建立了合作关系,开辟和构建了军地合作的新领域和新模式。
截至2017年3月,学校有全日制在校生10596人,其中本、专科生6635人,硕士研究生3281人,博士研究生680人,研究生占37.39%,境外学生占10.02%;有继续教育学生3042人,远程教育学生15655人。
王牌专业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

中医学:
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均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囊括4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学科授予点,并有45个硕士学位学科授予点。

重点学科
北京中医药大学是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首批建立博士学科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单位之一,截止2016年3月,设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现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涵盖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48个;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8个;重点学科建设在全国中医药院校中保持领先地位。
其中,学校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进行的2012年学科评估中取得优异成绩,其中中医学和中西医结合学科获评全国第一,中药学学科获评全国第二。
开设专业(部分)
开设专业(部分)
针灸推拿学(五年制)、中医学(针灸推拿方向)、中医学(对外交流方向)、中医学(针推康复方向)公共事业管理、工商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健康管理针灸推拿学(五年制)、中医学(针灸推拿方向)、中医学(对外交流方向)、中医学(针推康复方向)等。
优势学科

一级学科 中医学 中药学
二级学科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诊断学 方剂学 中医内科学 中西医结合基础
中药学 中医临床基础 针灸推拿学 中医医史文献 中医外科学
中医骨伤科学 中医妇科学 中医儿科学 民族医药 中医五官科学
教学建设
截至2013年,学校有国家级精品课程5门,北京市级精品课程1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
国家级精品课程:

北京师精品课程:

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经络腧穴学 中医诊断学
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华电国际山东分公司、山东临工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济钢集团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教育部首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
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师资培训中心(中医药学)
北京市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针灸推拿实践教学中心、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校实验室
截至2015年3月,学校拥有省部级以上科研机构44个,其中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教育部工程中心2个、教育部“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2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9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三级实验室14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教委)2个、北京市教委工程中心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科委)2个、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6个。
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研究基地
教育部“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
中医药干预多器官纤维化与异病同治,同病异治科学内涵的研究、阿尔茨海默病及其神经变性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教委):
中医内科学实验室、中药基础与新药研究实验室
北京市教委工程中心:
中药质量控制技术工程中心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科委):
证候与方剂基础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医养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报考指南
北京中医药大学是一所以中医药学为主干学科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唯一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也是“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院校,直属教育部管理,由教育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北京市共建。学校现有3个校区,分别为和平街校区、望京校区和良乡校区。和平街校区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1号,望京校区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望京中环南路6号,良乡校区位于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大学城。学生学习期满,成绩合格,符合学校毕业与学位授予标准,学校将按规定颁发北京中医药大学学历证书及学位证书。
学校招生工作将全面贯彻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遵循“阳光工程、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程序,德智体美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
按照教育部有关工作要求,我校根据各省(区、市)考生数量和生源质量、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趋势、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去向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分省分专业计划。年度招生计划及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经教育部审定后,由各省级招生机构和我校向社会公布。
学校将招生计划总数的1%作为预留计划,主要用于生源质量调控及解决同分数考生的录取。(摘自北京中医药大学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历年在川收分记录
文科:
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