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

 高考升学     |      2020-02-12 20:41

如果问什么人最容易焦虑,那么非高三的学生、老师和家长莫属。

 

而对2020年高考的师生和家长来说,高考改革和招生改革都赶上了,强基计划”来了,自主招生停止了……很多师生家长感叹“我们竟然成了最焦虑的一届。”大环境我们不能左右,那么该如何沉着应对呢?

 

如何看待焦虑?

焦虑就像是一根橡皮筋,如果拉得太紧,它会断掉;如果拉得不够紧,它的张力又得不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过度焦虑带来的是恐惧、混乱、低落和低效;但毫无焦虑感则会没有危机感,又让人停滞不前。正视焦虑,接受它、承认它,适度焦虑是成长的催化剂,可能成为助力高考的利器,而不是我们如影随形的梦魇。

 

如何化解高考带来的各种焦虑?

高考时种种不确定性,是焦虑产生的重要因素,保持适度焦虑,接收现实,勇敢面对,做最坏的准备,抱最好的希望,做最大的努力,是一种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各种焦虑源,该如何做?

 

高考改革变化信息要摸准

 

教育部发布的一系列官方文件,蕴含了哪些高考变化信息,小优给大家整理如下:

有关“强基计划”,文件明确:

➤今年(2020年)起,原自主招生方式不再使用,以“强基计划”取代。

➤遴选部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开展试点工作。共36所,名单见附录1。

➤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专业招生。

➤3月将发布招生简章。

➤录取依据考生高考成绩,这是与此前自主招生以申请材料为主的最大不同。

 

有关2020年高考考试改革和招生改革变化,数次文件汇总如下:

 

变化一:部分省份高考时间由2天变为4天

第二批新高考省份中的海南、天津、山东三省的高考时间已确定由原先的6月7—8日改为6月7—10日。其中7—8日考语数外科目,9—10日为“6选3”中的“3”科。

 

这里要特别提一下外语科目的考试时间,《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中提到:实施外语“一年两考”的新高考省份,第一次考试时间为1月8日,第二次考试时间为6月8日。自命题省份可自行安排外语的第一次考试时间。

据悉,天津在考虑是否将等级性考试安排在与普通高考同期进行时,参考了山东、海南等省份。

 

实际上,高考时间的延长是因为学考或等级考试的加入。因为这一考试与普通高考均记入高考录取总成绩,所以为了确保这一考试管理标准与普通高考一致,维护考试公平,也为了降低频繁考试对于其他年级学生正常教学的影响,特意将这一考试并入统一高考时间。

 

变化二:部分省份调整高考录取批次

2020年河北、福建两省将普通类本科一批、二批合并为普通本科批,黑龙江将本科二批、三批合并。

 

至此,全国仅剩青海、湖南2省保有本科三批,辽宁、广东、河北、福建实行本科批次合并录取,浙江、上海、天津、山东、海南、北京实行新高考录取,剩余省份保留本科一、二批次录取。(基于目前已有政策统计,如有变化请以各省最新公布为准)

 

批次的合并解除了考生心理上一本、二本、三本的界限和障碍,选择余地变宽,更容易凭兴趣选专业。而且如果一些学校出现了“大小年”情况,没有了批次线的限制,从一定程度上说增加了考生“捡漏”的可能性。

 

同样,批次的合并对学生也带来了一些风险。本科一批、二批分数线的“庇护”消失,以往录取数据参考价值降低,志愿填报变难,部分考生很可能因对学校层次不了解而填报失误。所以大家要多了解志愿填报信息。

 

变化三:艺术类:提高文化课录取控制分数线、取消高校美术学类和设计学类专业校考

虽然教育部文件中没有明确提到2020年艺术类文化成绩要提高多少,但是部分省份已有相关新闻流出,如安徽比去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

此外,2020年艺术类专业考试中,除经教育部批准的部分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含参照执行的少数高校)外,其他高校不再组织美术学类、设计学类省级统考所涵盖专业的校考。

 

调查显示,我国参加艺考的学生中,有明确艺术兴趣、立志今后从事艺术职业的并不多,有不少人只是希望通过艺考“捷径”考上更好的大学。艺考提高文化课成绩要求,就是告诉考生不要进行过于功利的升学规划,有兴趣、特长才选择艺考,而不是为了高考升学、获得一纸文凭才选择艺考。

 

变化四:保送生:取消“省级优秀学生”保送资格

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2017年秋季及以后进入高中阶段一年级的学生,获得“省级优秀学生”称号的,不再具有保送资格条件。即2020年起所有高校将停止省级优秀学生保送生招生。在取消省级优秀学生的保送资格后,高中学校如何推进综合素质评价,引导学生以非功利态度重视综合素质发展,就显得特别重要。

 

变化五:高水平艺术团:取消“极少数测试成绩突出考生”优惠

相比艺术类招生,高水平艺术团对学生相关艺术特长的要求较高,录取后学习的是学校的普通类专业。

对于高校高水平艺术团招生,以往的政策一般要求不低于本校在生源省份本科第一批次最终模拟投档线下20分。对于极少数艺术团测试成绩特别突出的考生,高校可适度降低文化课成绩录取要求,但不低于生源省份本科第一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也就是说极少数测试成绩突出考生可获得最多降至本省本科一批线录取的优惠。

 

但是,2020年起,“极少数艺术团测试成绩特别突出的考生”最多可享受比学校投档线低20分的优惠,优惠力度大大降低。

以往,人们认为对“极少数艺术团测试成绩特别突出的考生”进一步降低文化课成绩录取要求的优惠办法,评价区间较为模糊,很容易滋生灰色空间地带,造成不公平现象的产生。

取消这一优惠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不公平度。

 

变化六:考试内容仍是高考改革重点

与招生和选拔模式相比,教育部仍将高考内容视为高考改革的重点。教育部要求各地高考的考试内容要进一步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考生实际,注重对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在考试科目上,教育部统一设定为语文、数学、外语和相关科目,相关科目一般为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也可以根据本省份实际设置其他科目。

继续向中西部倾斜同时,教育部也给各省份留下了一定的空间,至于是否增加选考内容以及选考内容比重等,由各地根据本省份高中课程改革实际及各考试科目的特点确定。

其中强调,2020年高考命题要以立德树人为鲜明导向,充分体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求,加强关键能力考查,优化试题情境设计,增强应用性、创新性。

 

变化七:高考招生改革

教育部发文称:北京、天津、山东、海南要全力做好新高考落地的各项工作,精心制定录取工作方案,加强全流程全员模拟演练;其他省份要按照“时间服从质量、进度服从效果”的原则,稳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

 

1.首次提出高校应帮助专项计划录取考生顺利完成学业

除继续实施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专项计划外,今年教育部首次提出,要做好专项计划录取考生的培养工作: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积极采取学业辅导、适当延长学习时间等方式,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2.持续加大“高考移民”打击力度

打击“高考移民”年年都有,但与2019年相比,2020年,此条被单独拎出来,可见教育部打击“高考移民”的决心之大。

 

3.综合素质进高考大提速

文件首次提出:加快推进统一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电子化管理平台建设,规范和完善综合素质档案基本格式。

 

4.“高分考生”也成宣传禁词

文件要求,坚持正确育人导向,不得宣传炒作“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高分考生”等,不得在网上发布或校园内张贴不利于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考试标语。

 

5.对天价志愿填报咨询说NO!

文件要求,各地教育部门要联合网信、市场监管等部门,对收取高价填报志愿咨询费、面试辅导费等的中介机构、网站和APP开展专项治理,依法依规查处有关虚假宣传、违规经营的机构。

 

考生自身做好调整

 

 

(1)专注:

要缓解紧张情绪和高考压力,就不要去想这些无关的事情,专注于高考复习,当你的精力完全投入于某件事之中时,就不会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胡思乱想了,这才是缓解紧张焦虑的根本。

 

(2)自信:

每个考生如果按照自己平时的学习习惯进行正常状态的学习,成绩基本是稳定的,只要正常发挥,高考时大多不会出现严重偏差。

 

(3)接受:

适当的焦虑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所以,不要对自己的心态、情绪过于敏感。

 

(4)节奏:

越是临近高考,越要把握好学习节奏,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劳逸结合,题海战术和熬夜奋战会使大脑过于疲劳,在真正的高考战场上影响思维的敏捷性。

 

(5)放松:

可以试着先将棘手的事情,或者是难以应对的情境抛之脑后,进行放松训练。

 

(6) 模拟:

应该适当在高考前的各种应试中及自己的想象中,模拟高考环境及氛围,同时学习放松及呼吸调整技术,以使自己在真正的高考中能有正常的考试状态。

 

(7)运动:

适当的运动可以消除一些紧张的化学物质。虽说肌肉或感到疲惫,但可以放松神经。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饭后散散步,做做瑜伽。

 

(8)转移:

固定时间内做一些爱做的事情是很好的调节剂,如:唱唱歌,听听音乐等,都可以消除疲惫,缓解高考焦虑情绪。

 

老师和家长如何缓解高考焦虑

 

 

家长如何做?

家长们请记住爱不是比较,不是过高期待。

(1)给孩子以情感慰藉。

(2)指导孩子科学用脑

(3)帮助孩子调整目标

 

老师如何做?

老师的焦虑多来自爱才心切。老师们要注意:

(1) 莫要拔高要求。

(2)不要强调时间紧迫。

(3)考试节奏莫太紧

焦虑,源于不确定感,随着你了解的信息越多,踏实的付出越多,掌控感会重新回来,焦虑什么的都是浮云。